复旦金融EMBA褚海良:跨过行业周期,探寻投资奥义与财富之外的价值 | 同窗

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
2023-09-14 11:31 浏览量: 2491

自少年时代起,褚海良就定下了要从事金融工作的鸿鹄之志,并沿着这个方向努力成为了一名投资人。从某种程度上来看,他是天生的投资者,不仅有独到的目光,还有足够的好运,最终创下了30多场投资无一失手的佳绩。

但“投资的终极目标和自我价值如何体现”困扰着这位年少有为的金融精英。带着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求、对商业最终奥义的探寻,褚海良走入了复旦金融EMBA的课堂。

褚海良‍

杭州睿擎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、总经理

杭州朋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、总经理

复旦金融EMBA2022级学生

天生的投资者

写下《群星闪耀时》的作家茨威格曾言,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,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,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。

褚海良或许就是这么一个早早发现自己使命的幸运儿。作为90后,他成长的轨迹同同中国经济腾飞轨迹不谋而合,而那也是金融业在国内迎来飞速崛起的年代。国际市场风云诡谲,国内金融巨子力挽狂澜,新闻报道中的风起云涌吸引了年少的褚海良,也让他定下了未来要从事金融行业的远大志向。

而事实上,褚海良也的确具有做金融投资人的天赋。他特别善于整合手中的资源,撬动最大的利益,这一点在他还在读大学时就初见端倪。

高考之后褚海良如愿进入以经济、管理见长的浙江财经大学金融专业攻读。那年正是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迸发的元年,杭州因为抢占互联网电商先机被誉为“创业天堂”和“创业硅谷”,20岁出头的褚海良也被卷入了这股浪潮之中。

彼时他在大学生创业园担任学生工作,负责创业园板块,为创业的同学提供资本相亲会、解决场地等服务。这段经历不仅让他积累了人脉、洞察到商业的本质特征,并深刻理解了金融课堂上老师说的“任何行业都有周期,而投资是金融行业里唯一可以跨过周期”的理论。

基于这段经历,褚海良锚定了“投行”为自己的从业目标。出于积累经验的需要,毕业后的褚海良没有贸然迈出第一步,而是做出了“去传统金融机构积累经验,等合适时候再创业”的决定。

直到2015年,契机出现。这一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“互联网+”的概念之后,移动互联网成为热门赛道,吸引了许多金融机构投资的目光。但当时因互联网行业太新,投资收益是未知数,所以大部分投资机构还是观望状态,以期能有好机会。

而这时的褚海良已在传统金融行业工作数年,对相关的投资运作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。他认定互联网是大势所趋,一定要选好公司早入场。为此,他不仅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,还通过专业的分析、判断说服了一名浙商前辈参与投资,最终以800万的初始资金投资了一家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互联网公司。那年褚海良才25岁。

后来有许多人问褚海良:“你就不怕投资失败吗”,褚海良的回答是:“当时年轻气盛,觉得输得起”,而他骨子里则坚信自己的眼光,“没觉得会失败”。

事实证明,这家公司势头良好并被行业龙头收购,仅8个月就为褚海良带来了数倍的收益。当时从事投资行业十多年、经验丰富的跟投人则说“这是自己从业这么多年来,最短单位时间内获得回报最高的项目”。在知道这是褚海良的投资第一个项目后,对方更称赞他是“天生做这行”的人。

凭借“天赋”,褚海良在项目的选择上无往不利,接连又踩中了几个风口,投中了直播、IP等赛道的公司,实现了可观的投资收益回报。

也是在这时,“战绩”在身的褚海良认为,是时候去投行实现自己的梦想了。

不追热点的“埋伏投资”

在前辈的建议下,2017年褚海良在杭州成立了自己的公司——杭州朋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,并于同年取得了中国私募业协会颁发的股权类私募牌照。

但真正开始运营企业时,褚海良才发现运行一家投资公司和做个人投资者有很大不同。个人投资者可以只跟一个项目,但投资公司必须同时介入多个项目。“我们公司规模小,不可能在各个行业都押宝。因为资金有限,也没办法追着市场和热点跑。”但也正因为如此,褚海良琢磨出一套自己的“投资观”。

“热点不是追逐出来的,而是埋伏出来的。”在褚海良看来,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,投资都不能光靠追风口来进行,而应该凭借对市场的研判提前布局。比如2017年大数据刚开始冒头时,褚海良就看中了这一领域的发展潜力,于是提前进行调查后以极低的成本投资了几家潜力公司,后来果然收益丰厚。不仅如此,他还早于市场反馈,提前一两年投中了半导体、医药等相关行业,以“埋伏”后的伺机而动获得了不错的成绩。

除了“埋伏投资”的理念,褚海良还坚持“投资不仅是给钱,更要因公司制宜提供多样性帮助”,这和他多年来同创业者打交道的经验有关。在计划投资一个行业或一家企业之前,褚海良都会和相关人员进行一场深度访谈,以此来判断行业或企业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困境。

在一场又一场的深度谈话中,褚海良发现很多初创公司盈利模式清晰,现金流充裕,并不需要外界的资金帮助,“相反卡住这些企业规模发展的是资源问题”,比如和上下游的合作、人脉等。而这些恰好是褚海良所擅长的,于是他通过资源入股的方式,以极低的估值价格参与企业投资,并围绕其做投资布局,实现收益最大化。

凭借这些摸爬滚打出来的实战经验,以及独到的投资理念,褚海良的公司进行了30多场投资无一失手,投资范围更是涉及互联网、IP、半导体、医疗等方方面面。目前他的公司管理规模超10亿,也实现了当初他立下的“跨越行业经济周期”的目标。

去更高的平台创造更高的价值

虽然战绩显赫,但褚海良坦言自己的投资理念也有明显“短板”:“通过对不同行业埋伏投资,固然可以跳出行业周期,但也意味着我们不会在一个行业深耕。”所以不断学习、保持对市场的敏锐度成了褚海良的必修课。

早在2018年,褚海良就曾攻读过海外的EMBA课程,但当时的课程以理论为主,外籍教授对中国企业的熟悉度不高。这段学习经历一直让褚海良心存遗憾,为此他计划再度进行更接中国地气的系统性学习。

在这次选择EMBA项目时,褚海良把“实战性”和“高层次”作为了关注的焦点。在他看来不少创业者经过真枪实战的商业演练,战术和理论上已积累了丰富经验,欠缺的恰恰是战略思维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机会,以及具有共同价值观的伙伴支持。

“这些需求我都可以在复旦金融EMBA课程中找到契合点。”褚海良坦言如果教育也是一门投资,来复旦金融EMBA读书就是一次高回报的投资。“项目的授课老师在国内外大型企业均有任职,不仅极具国际视野,理论和务实性都很强;而且这里还汇聚了拥有不同背景的业界精英,为我打开一个真正高格局、高视野的精英平台。”

在这段重新开启的学习之旅中,沈伟家教授的战略管理课程让褚海良印象深刻。沈伟家教授曾任原佳通轮胎(中国)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,在企业管理及战略布局上具有丰富经验,而他所关注的战略正是许多创业者最容易忽视的环节。

“其实我们经常在谈战略,但却对此缺乏清晰的梳理和认知,更谈不上落地应用。”但通过沈伟家教授的分析与指导,同学们明确了各自公司的战略目标,了解到战略实施的关键。褚海良自己在经过课程学习之后,开始对被投企业的长远战略表示特别关注,也由此将投资研判的视野提升到了新的高度。

不仅如此,复旦金融EMBA独特的人文关怀也深深打动了褚海良。他坦言在投资领域有不少“灰色地带”,而自己在“守正”的同时也渴望去创造一些财富之外的价值,需求新的发展及投资方向。

但在曾任上海实业集团海外公司董事长的包季鸣教授的课堂上,褚海良找到了答案。“包教授结合自己的历程强调了平台思维的重要性。他认为通过平台整合上下游,能在为大众提供更好服务的同时也帮助更多企业。”这为褚海良带来了重要启发,让他意识到投资不再仅仅是一件逐利的事,也被赋予了更深的意义。在其后的投资实践过程中,褚海良通过搭建平台、赋能企业、成就创业者而获得了更大的成就感。

这也是复旦金融EMBA倡导的“守正敢为”的体现,即守住自己的内心和底线,去做敢为人先、成就他人的事情。

如今,褚海良正在寻找、创造人生更高价值的征途中继续前行。带着复旦金融EMBA给予自己的精神烙印,他将一往无前,去实践那些曾指引自己的意义,去绘制更令人激动的远景蓝图。

编辑:梁萍

(本文转载自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 ,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)

*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MBAChina立场。采编部邮箱:news@mbachina.com,欢迎交流与合作。

收藏
订阅

备考交流

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(含近8年真题)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/MPAcc/MEM/MPA大纲配套新教材

扫码关注我们

  • 获取报考资讯
  • 了解院校活动
  • 学习备考干货
  • 研究上岸攻略